空间表征:专家如何解决问题?

in #cn7 years ago (edited)

面对问题,新手看见的是白纸、烟雾、混沌……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摸索,专家看见的却是线条、符号、路径……他们会快速抵达终点。

面对问题,新手与专家的解决方式不同,但看待问题的方式大抵相似——都将问题表征成为空间,一个是模糊的空间,一个清晰的空间,新手成为专家的过程就是将问题空间逐步清晰化的过程。

司马贺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其实是问题解决者与任务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解决者首先要将任务环境表征为记忆中的问题空间,然后在问题空间中解决问题。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意思是将概念用不同的学科知识的弹性迁移,在多种相似情境制造共性,抽取出概念的核心。

问题表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语义的,也可以是表象的;既可以在头脑中编码,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工具(如纸和笔)进行编码。

常见问题表征是将问题图像化,一旦图像被画出来或在心里形成表象,它们便会为利用较少的计算进行推理提供手段,有助于记忆与思考,例如数学等式、符号标记、摘要排列、示意图等。

一幅好的问题表征图像不仅能够大大地减少在语言陈述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搜索量,而且可以迅速感知判断代替困难的逻辑推理。

如果是问题表征是分散和平面的,那么问题空间就是系统且立体的,问题表征是对问题本身的描述,问题空间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描述。

问题表征影响和决定着人在解题的搜索过程中考虑的一系列合法的、适当的「步」。这些「步」产生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通向问题目标状态的路径,这种路径就是「问题空间」。因此,问题空间就是由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考虑的可能的「步」的集合来规定的;而问题空间的大小和性质,则取决于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理解。

如上图,问题空间就是一整块的线索墙,「步」就是连接图像的线,问题解决就是中央的问号。

如果上图还没有呈现出「问题空间」应有的样子,那么下图就完美诠释了系统且立体的问题空间。

线索墙是只是问题空间化工具的一种,还有思维导图、乐高模型、沙盘、计算机操作系统、卡片……所有工具都通向一个目的——构建清晰问题空间、助你快速抵达终点。

ChangeLog

  • 2017-08-17 整理卡片成文
  • 2017-07-30 收集卡片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2
JST 0.030
BTC 61907.80
ETH 3418.05
USDT 1.00
SBD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