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月自我提升计划——协调沟通(9)

in #cn6 years ago

这是《非暴力沟通》(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精读版的阅读笔记。Day-3/6。

回忆昨天记住的。同样一件事我们表述想法或表述看法,收到的效果会不同,表述想法可以使沟通更顺畅。相对于批评、自责、指责,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是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Topic 1:更容易被理解的请求。

1、我们的文化特色,就是表达委婉。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实情况是很少有人认真揣测你真实的想法。

2、提出明确的请求,是得到自己想要的重要一步。必须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

3、提出请求,避免太抽象,含糊不清的说法让对方难以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4、在提出请求之前,一个明确谈话的目的,即你想要什么。

5、有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会用模糊的,抽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语言不能揭示我们的具体请求,也无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

Topic 2:区分请求和命令。

1、什么是命令?如果请求得不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就会进行批评、责罚或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如果我们没有重视对方的需求,对对方认为是在强迫他做某件事。这样的“请求”就会被看成是命令。

2、多用麻烦,请,谢谢等等或商量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请求。

3、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让对方不愿意答应我们的请求,并且在体会到之后不会进一步的说服、强迫对方,那我们提出的一般就是请求。?反过来想?在提出请求之前,想对方可能拒绝的理由,并且知道这些理由不会再强求对方?

Topic 3:如何倾听?

1、倾听不只是听别人说话。

2、倾听不是理解。

3、倾听不是同情。

4、倾听是指:我们要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去体会他人。即能够感知对方的感知,感知对方对于感知的感知。

5、在倾听过程中不试图分析,判断,并试图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自己的想法。这都不是倾听,只是在诊断。

6、倾听过程中要注意对方表达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7、在倾听过程中,我们也有“打断”的权利。当对方无法说清楚自己的需要或请求时。或气氛很沉闷时,可以选择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

8、不是所有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够去用心倾听。有些时候,我们自己也处于焦躁状态,这时我们的倾听功能是关闭的。

9、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体贴自己。当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才有能力去倾听他人。

Topic 4:反馈的技巧。

1、反馈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向别人提出请求,并寻求反馈。确保对方理解了我们的意思;第二种是我们倾听对方表达后,主要表达自己的理解。

2、作者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反馈,问题两样可以从四要素出发:观察,你说的是你挨老板骂的事吗?感受和需要,你很难过/开心/快乐……吗?请求,你想让我帮你做……吗?

3、语气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

今日小结:1)明确目的,提出清楚的请求。2)倾听不只是,不是理解也不是同情,是体会对方的内心。3)反馈是为更清晰的表达自己或了解对方,所以反馈不是下结论。

Keep going.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7
TRX 0.11
JST 0.030
BTC 69671.74
ETH 3835.28
USDT 1.00
SBD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