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

in #cn7 years ago (edited)

将任务管理执行到极致是什么样子?柳比歇夫的五十六年的时间告诉我们他的答案。从他二十六岁开始到他去世的五十六年里,他几乎为自己的一生做了完整的计划并贯彻地执行。

柳比歇夫是一位苏联昆虫学家,一生发表了七十多部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最特别的一点是他执行了一生的“时间统计法”。

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

他用这种方法记录了他的一生,他无差别记录所有做过的事情,何时何地何者,每件事情花费的时间都有记录。每天、每月、每年都有一次总结。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素材有的是——那便是每个月的小结。

他对所有事情都有精确地估计,一本书应该花多少时间读完,一个研究应该花多少年完成,这些都是既定事项。这些数据都来源于他无时无刻不在做的记录。

这种方法,即是不考虑对他的成就的影响,也一定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力量。

我们或许他的做法抱有疑问,他为什么要付出一生的代价来做这件事情呢?

狂热、偏执、禁欲——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什么代价没有付出过!

从他的角度来看,这或许算不上什么代价,这只是他的生活。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象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上。

生活远不止一种方式,选择何种方式过活都是他的自由,只是他恰好选择了这种罢了。

即便是在他的儿子在战争中丧生的那一天,他也没有中断记录。他怎么会不感到痛苦呢?或许,坚持做记录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他的救赎。

他为什么不记录自己的想法而事件?

任何一个发现,即使是天才的发现,发现之前的各种推理假想如果都记下来,那末,废料和各种各样愚蠢荒谬的推断,数量之多会使我们大吃一惊。

我想,他已经记录得太过详细了,如果还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许要消耗太多的时间,况且想法其实是一种廉价的东西。

我们或许还有疑问,为什么要对所有事情无差别地记录?只记录重要的事情不行吗?他这样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

之所以他一致地记录所有时间是因为他将所有的时间都平等视之,每一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与他的方法无关,他是一个自我的人,所以,柳比歇夫才能够用他自己的方式认真生活,他人的憧憬与否与他并无关系。虽然他的这些做法使他像一个机器,但他的慷慨、博识、幽默和都在向我展示着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那种对在道德上的遵守是一种对自己的克制。时间统计法也并不能让他专心自己的目标,分心旁骛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为窗花写了《论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这样的文章。

我们明明已经发明了大量节约时间的工具,为什么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柳比歇夫的一生告诉我,并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在挥霍它。时间是不得不用的东西,即使我们不想使用也无法贮藏,于是便选择了挥霍。即便是信息化的现代,一个普通人想要做到想效仿柳比歇夫做法也不会容易,这种不容易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

即是我们知道了这些,我们没有必要选择做出什么改变。认真对待自己的时间,就可能就是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能够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事情。

我并不知道,如果他没有执行这种时间统计学,他的人生是否会如此精彩。我唯一知道的是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Log

构思:

开始:2017/10/06 21:42

结束:2017/10/06 21:50

写作:

开始:2017/10/07 08:41

结束:2017/10/07 09:55

耗时:82 分钟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2
JST 0.029
BTC 63355.01
ETH 3495.60
USDT 1.00
SBD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