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祸

如果有一个社会职能或者部门应当被全社会所崇尚,那么它首先就是教育:由至圣先师孔夫子开创的这一行业,其神圣性应当不容置疑。不过,今天被普遍认可的事实却是:教育并未达到其预期目标,乃至形象不佳,被广泛诟病。我的判断则还要更严厉些:今天的教育简直就是一个公害,而且还是所有公害之中最大的祸害!这是危言耸听,还是大多数人目睹耳闻的严峻现实呢?

image.png

公器私用

自从红色意识形态成为最高国家信仰以来,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顺理成章了。比如,对于眼下就要谈及的教育,就有人指明: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两分法中,教育属于后者。这样,教育就有资格与政治、法律等等为伴了。对此,教育界的老祖宗孔夫子想必也会乐意,他周游列国,察着官场的边缘奔走一生,这在今天叫做走上层路线,看到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岂不乐乎哉!

与之对照,游走闾巷的工匠之所为,自然属于经济基础。但工匠也免不了要授徒传艺,这不也是教育吗?如此看来,两分法也未必真能条分缕析。还不如干脆甩掉“上层建筑”这根柺棍,就事论事地谈教育为好。

即使不用任何高大上的理论,有一件事是大家都明白的:皇帝老儿喜欢教育!不过你也可能生疑:皇帝自幼在东宫被太傅管着,成天背诵枯燥的经书,对教育岂有好感?不过,他从教育中获得的那点智慧,毕竟让他懂得:教育能使天下人守规矩,而这样一来他的龙椅也就安全了。仅仅明白这一点已经足够。古今人士用了无数话语来颂扬教育,简单说来就是这么回事,这个道理今天同样管用。

这种说法有点激进,颇不中听,下面不妨后退一点点。根本的道理是,在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部门的职能都不会是单纯的,无论管事者意向如何,它都会在不经意中实现多方面的社会效能,不需要什么人去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教育正是如此。教育能够宣导道德、匡正人心、改善风化、弘扬艺术、推进风雅……。当然,所有这些均不妨碍教育的根本宗旨:保皇位!但仅仅说保皇位,就显得单薄,难以适应一种高度发达的优雅文化,而且也不免吃相难看

然而,今天的教育理论恰恰不在乎吃相难看,它将所有心里话掏出来直说到底。1958年,由大人物亲自定下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一大白话让西南联大的信徒无言。文革之后,不用这一句大白话了,但宗旨还是一脉相承。这几年,差不多又回复到了“大白话”年代,甚至过之无不及,开始谈“姓什么”了。

有一句很能打动天下读书人的话:国家者天下公器也!套用这句话不妨说:
教育者天下公器也。

如果在哈佛牛津,这种话不会得到任何赞赏,它不过是尽人皆知的陈词滥调。教育不是公器,难道还是“私器”不成?在我们这里,仅仅是“公器”这个词就十分可疑,未必被官方接受。就天下父母而言,其直觉只是:他们将几乎全部精力与积蓄用于孩子上学,无非是指望学校将孩子造就为“有用之人”,这包括具有谋生能力,而且知书达理、中规中矩。能使天下父母都获得这种满足的教育,不是公器又是什么呢?所谓“教育公平”,无非是教育平等地服务于所有天下人,也就是将教育当公器使用。如果学校致力于对每个孩子传授知识,辅导公德,学校就是公器了,这无关乎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如果学校只宣讲“三个代表”,或别的什么最新理论发明,就是再无判断力的人也知道,这只是服务于某位大人物,那岂不是公器私用!

在小民单纯的头脑中,公与私的界线就这么简单!那些最坚定地反对私有制的大牌理论家,却不能理解教育的公器之用,分不出公与私的界限,他们真的糊涂吗?

德智皆误

无论在教育还是其他公共领域,公器私用都没有什么合法性,不仅吃相难看,而且祸莫大焉。在当今文明世界,这种事情即使没有完全杜绝,至少已经成不了气候。至于在低文明国家,完全杜绝公器私用,恐怕还不是眼下的事情,在教育上就是如此。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从不主张刻意唱高调。在教育上一定程度的公器私用,虽然吃相难看,但只要不过分否定、干预、妨碍教育的公器作用,让其顺利实现其公共职能,那么也足以抚慰天下父母之心。天下父母本来并无奢望,不关注什么天下大事,只要使他们的伢们有出息就行。他们所要求的出息,不一定是什么仕途红火、扬名立万,多半只要能养家糊口、自立门户、非忤逆不孝之徒就够了。

问题是,今天的教育甚至都不能固守底线,于公于私,都不免使天下父母失望。今日教育之误既深且广,涉及方方面面。不过概而言之,无非是德智两误。

智育之误——在智育方面,一些教育界人士牛气十足,动不动扬言:看我们的高分数去!甚至有好事者搜罗出西方报道:有多少课程中国学生的分数远超外国孩子。我猜想,说这种话的人多半没有当过教师。在没有同场比照的情况下,分数不说明任何问题!倒不如提出更可信的理由。例如,强调中国中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胜过西方学生。这或许有点夸大,但并非全无根据。只是,中国教育界可能还没有走出误区:过分强调算术运算能力,今天已无必要,其代价是牺牲了逻辑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的训练。

今天,至少一些教育界人士开始认识到,中国教育在智育上的最大失误,就是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只要想想,官方什么时候强调过官员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什么时候要求过教师的独立判断能力?在一种所有人都习惯于背诵上级指示、一切依赖于重要讲话的氛围中,谈论学生的独立性岂不十分可笑!

德育之误——在德育方面,官方的目标是双重的: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完全达到党的意识形态要求,用中国式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成为听话的人。经历过启蒙运动的人,对于“听话”这样唯有令人难堪的粗俗词语,恐怕很难启齿。但在我们这里,就是面训高官,都不妨直斥其不听话;要学生听话算什么!受过这种严格训练之后,学生一辈子岂敢不听话!在这种意义上,政治教育绝对成功。但这种教育却不能使学生今后将不贪不腐,这就意味着,在服从党的廉洁要求这一点上并不听话。这就将前面肯定的成功否定掉了。至于道德教育,结果就更惨。如果说还有什么成效,那就是让学生背诵了不少道德口号,而且在公开场合尽量做到不公然犯事。至于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则其道德形象到了让全世界侧目的地步。

祸害之深

广为流传的据称出自邓小平的一句话是:

中国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

颇费琢磨的是:此处所说的教育失误,究竟指哪方面的失误呢?是指智育的失误还是德育的失误?是指没有重视教育、对教育投入太少,还是对学校的管控不严?既然不得要领,许多人就依据自己的理解各取所需,理直气壮地用起这条“最高指示”来。那些希望增加教育投入的人尤其兴奋且理直气壮起来:你们看,邓小平都说教育失误了,还不赶紧多投银子!

后来,也不再有人提这件事了。邓小平是否真说过那句话,至今不得而知。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大多数人都感到中国的教育不行。观察透彻的人,则认定中国教育糟透了!借大人物之口,不过是找机会发泄多时的积怨罢了。据说在好几年中,全国两会上代表们的火气主要就是冲教育而发。当然,还可以举出更说明问题的事实:就在严厉疫情之下,等待出国留学的长队几乎没有尽头。

说教育糟透了,或许立即有人出来反驳:难道比根本废除教育的文革还坏?从长期影响来看,恐怕也不见得比文革时期好些!粗心的观察者多半不会同意这一点,他们会说:你看今天办了多少学校,学校秩序大体还正常吧!这就好比:文革中将房子推倒了,人们满怀再建一栋好房子的希望,后来确实如愿以偿了。现在则不然,房子矗立着,看来还不错,还是地道的洋房,但就是歪斜的危房,没有人敢拆掉重建,你想这有多糟糕!

现在的学校,就是乱到了无以复加,几乎每项制度、例规、举措都是要不得的,而且没有人敢触动一下!涉及面之广,值得写一份详细调查报告了,哪能三言两语说清楚?比如,无良教师与校外奸商“无缝对接”,挖空心思地搜刮着学生家长的钱包,直至掏空!教师就敢使课不在教室里讲完,留给校外辅导班了;不愿参加辅导班的聪明孩子,会被低分数惩罚,谁敢不就范?教师收到的红包愈来愈多,而且几乎被完全“解放”:作业都由家长批改了,家长们岂敢不从命?

现在你知道,今日之学校是一番什么景象了,旷古未闻吧?而这远远不是学校怪象之全部,仅其一斑而已。教师如何对待那些从清晨熬到深夜的孩子,你大概也有所闻:用拳头棍棒伺候已不再是新闻,罚站则已经太文明了。我根本不愿谈今日教师之师德如何,只想说,许多教师根本不宜站到讲台上去!能这样吗?他们受了足够的教育,不少还有高学位,但不幸完全被今天教育界的不良生态毁坏了!

然而,在时刻准备着到上峰那里领赏的人眼中,今日教育正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校舍最漂亮,教师学历最高,学校在评估中分数最高,教师待遇最好,学生各科成绩最好,课程内容的程度最深,学生做的难题最多……,你还有何话可说!

此情此景,只能让人无语。

公器私用之祸

倘一个去国20年的人,返回之后突然目睹这番景象,想必会目瞪口呆,无法置信。20年前还是好端端的一个局面,怎么会毁坏到这种局面?难道是遭到了野蛮入侵者的糟蹋不成?没有人能合理解释其中的原委,这恐怕是现代中国的重大谜团之一。

我不相信,今天是完全揭开谜底的时候,问题的复杂程度实在远超想象。

那么让社会学家上场呢?无论学者是否愿意说出自己的观察,我相信,稍具社会常识的学者至少会认同一点:教育界绝不是独立天下,如果不是社会生态的全面败坏,教育岂能一枝独坏?民国时期中华民族遭受空前灾难,但至今没有人敢说民国教育一无是处,西南联大就是至今依然难以超越的典范。在21世纪,在政府一度有了花不完的钱之后,教育却走向了乱局,究竟是谁闯下的祸?

我的答案就是:都是公器私用的结果!

教育是国之公器,应当是孙中山与邓小平的共识,也应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许多年中,教育也确实被当做公器或者疑似公器。但政治的深度介入,却让公器私用了。

这就进入了一个重大而冷峻的话题:政治能够私用吗?现代政治在本质上当然不至于此。如同教育一样,政治本身也应当是国之公器,而且是最重的公器。但只有在充分的民意授权的条件下,这一公器才能真正得到公用;在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独占政治的情况下,本来的公器就被个人或一部分人私用了,持续的私用必将使其成为不折不扣的私器!

一个已经成为或者部分成为私器的政府,如果无心或者无力垄断教育,那么就教育而言,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还可能不致公器私用,西南联大这个例子就是如此。但如果已经成为私器的政治,恰恰要全面深度地介入教育,那么教育界的灾难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政治已经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控了教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不必细说。

但还剩下最后一个疑问:为什么政治全面介入教育一定导致乱局呢?

全面的分析颇费篇幅,此处仅以一件事作说明。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其教育被评估得最频繁的国家;而这件事又密切联系着另一件事:中国是教育行政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当然是中国特色政治的必然结果。一旦行政官员全面管控着教育,那么,他们对于教育评估就会有最大的热情,而且也有最密切的利益相关性。而频繁的强制评估的结果,必然是弄虚作假、分数挂帅、辅导班遍地、体罚等等乱象来临,而且由于利益机制,官方绝对无意去制止,一个灾难深重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了。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7
TRX 0.11
JST 0.030
BTC 70782.07
ETH 3815.35
USDT 1.00
SBD 3.44